武漢研究所發現新病毒
出版日期: Monday, February 24, 2025
文本大小:
武漢病毒研究所日前發佈一項研究結果稱,在蝙蝠身上發現一種與新冠病毒高度類似的冠狀病毒,再度引發各界關切與疑慮。不過專家指出,這個是實驗室研究結果,目前還不需過度擔憂,更不需要「過度解讀」。
國際科學期刊「細胞」發布的新研究報導,中國大陸冠狀病毒專家石正麗等學者,最近在蝙蝠身上發現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利用與COVID-19新冠病毒相同的細胞表面蛋白進入人體細胞。
前述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武漢大學、石正麗現在所屬的廣州實驗室等幾個機構研究人員發表。該種新病毒名為「HKU5-CoV-2」,與引發COVID-19的「SARS-CoV-2」病毒一樣含有「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置」特徵,有助其透過人類和其他哺乳類動物體內的「ACE2」受體蛋白進入細胞。
實驗室結果顯示,HKU5-CoV-2在試管模擬進入人類腸道和呼吸道的模型中,均顯示能感染含高濃度ACE2的人體細胞。但該研究也指,比起SARS-CoV-2,HKU5-CoV-2與人類ACE2的結合親和性明顯較低,且在適應人體上,該病毒也有其他較不利的因素,暗示不應誇大其在人類群體中出現的風險。
該種新病毒目前只是在實驗室發現,尚未在人體檢測到,研究人員也已發現針對HKU5-CoV-2的單株抗體和抗病毒藥物。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專家歐斯特荷姆也說,該研究報告掀起的疫情疑慮反應「過度」;相較二○一九年,現在群眾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類似病毒已有大量免疫力,可能降低大流行的風險。
領導該研究的病毒學家石正麗號稱「蝙蝠女俠」。二○一九年武漢爆發新冠疫情後,石正麗一度受訪說曾懷疑COVID-19病毒是從她的實驗室流出,但後來澄清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南韓「疾病管理廳」「新型病原體分析課」課長「金恩珍」表示,相關研究是在實驗室中,利用細胞分析技術進行,沒有足夠的案例與數據證明,人類一定會感染,應該避免誇大相關病毒對人類的感染與傳播風險。
金恩珍也指出,「人畜共通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呈現上升趨勢,因此學界本來就應該持續進行研究。南韓疾病管理廳也將針對新型傳染病等,做好情資蒐集,並掌握相關資料,積極與世界主要國家一線人員進行交流,提前做好因應防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