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熊列大馬旅遊年官方吉祥物
提高公眾對馬來熊生存挑戰認知
出版日期: Friday, March 07, 2025
文本大小:
(亞庇七日訊)隨著馬來熊被選為2026年馬來西亞旅遊年(VMY2026)的官方吉祥物,保育學家黃修德博士認為,這項決定是對這一物種的遲來認可,而他已花費數十年時間致力於保護這一物種。
作為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BSBCC),即全球唯一此類設施
的創始人,他希望這一決定能引發更多人對世界上最小且最不為人知的熊類物種的關注與支持。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馬來熊一直以來都被其他野生動物蓋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牠們的存在。
黃博士表示:「將馬來熊作為VMY2026的吉祥物,意味著更多人終於能了解牠們及其面臨的威脅。」
今年1月,馬來熊被選為VMY2026的官方吉祥物,並推出了名為Wira和Manja的吉祥物形象,旨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育。
這一舉措受到保育學家的廣泛歡迎,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提高公眾對馬來熊及其棲息地面臨挑戰認知的機會。
黃博士是一位馬來西亞野生動物生物學家,他已經投入超過30年的時間研究和保護馬來熊。
他於2008年與沙巴野生動物局和沙巴森林局合作,在山打根的西必洛(Sepilok)創立BSBCC。
該中心致力於拯救和復育馬來熊,同時教育公眾關於太陽熊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
目前,BSBCC收容40隻被拯救的馬來熊,其中許多是孤兒或曾被非法飼養為寵物。
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已成功復育並將12隻馬來熊釋放回野外。
多年來,已有超過70隻馬來熊被拯救,每隻熊在評估是否適合釋放前都接受廣泛的復育。
黃博士表示:「這些熊屬於野外,而不是被圈養。然而,棲息地破壞、盜獵和非法寵物貿易持續威脅著它們的生存。這次活動有助於揭示這些問題,並推動對這一物種的更有力保護。」
馬來熊分佈於東南亞地區,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緬甸,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
根據馬來西亞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馬來熊受到全面保護,獵捕、捕捉或將其作為寵物飼養均屬違法。
除了保育工作,黃博士認為VMY2026活動還可能推動沙巴的生態旅遊業,因為更多遊客可能會被吸引到沙巴,前往BSBCC了解馬來熊。
過去十年的遊客數據顯示,生態旅遊與保育資金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繫。
2019年,疫情前,遊客人數達到高峰,超過84,000人次,但2020年這一數字驟降至僅18,281人次。
自重新開放以來,遊客人數穩步回升,2024年記錄79,362名遊客人次。
黃博士表示:「遊客的回流對於維持保育工作至關重要,因為門票銷售和遊客捐款有助於資助被拯救馬來熊的照顧、復育和最終釋放。我希望VMY2026的曝光能進一步推動生態旅遊,確保中心有足夠資源繼續保護馬來西亞唯一的熊類物種。」
他對馬來西亞旅遊局選擇馬來熊作為吉祥物表示感謝,稱這是將太陽熊視為馬來西亞身份認同的重要一步。
他說:「馬來亞馬來熊的學名是Helarctos malayanus——‘Hela’意為太陽,‘arctos’意為熊,‘malayanus’則表示其起源於馬來亞。200多年前,科學家首次在馬來亞發現太陽熊。這一物種一直是我們自然遺產的一部分。」
他希望馬來西亞人能對馬來熊感到更加自豪,並努力確保牠們的生存,讓未來的世代也能看到牠們。
「作為馬來西亞人,我們必須為我們的野生動物感到自豪,並承擔起保護牠們的責任。馬來熊屬於我們的森林,而不是被圈養。我們必須確保牠們繼續在野外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