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停工停產 輸美貨櫃閃崩94%
出版日期: Friday, April 11, 2025
文本大小:
為了避免美國高關稅,中國許多出口商暫停出貨,輸美貨櫃從1天50個暴跌至3個,美國成衣商也取消訂單,延後訂貨,同時,為了反映關稅成本,運動品牌大廠耐吉與Lululemon可能被迫漲價40%。
《南華早報》近日獨家報導,中國一家出口商運往美國的貨櫃數量急劇下降,從每天40至50個貨櫃減少到每天僅3至6個。
中國出口商認賠,放棄航行途中貨物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一些中國出口商採取激烈的措施,直接放棄航行途中貨物,將貨櫃交給航運公司,以避免9日起生效的超過100%關稅成本。
業內人士形容中國與美國貿易戰,像是一場長征,這種比喻說明出口商與製造業情勢嚴峻,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根據中國自媒體統計,中國可能有75%出口商挺不過關稅的考驗,最終將破產倒閉。
美國訂單幾乎全部都停了,導致中國許多工廠的倉庫堆滿貨物,還有許多工廠停工停產,員工就地解散,由此可見,製造業工人、電商商家、中小貿易公司受到最直接的衝擊。
其中,紡織業尤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是中國最大的紡織生產基地,當地有35億米布料的庫存堆積如山,業內人士形容現況是「開機等於燒錢,停機等於等死,賣貨等於倒貼」。
根據中國的隆眾資訊統計資料顯示,截至3月27日終端織造成品(長纖布)庫存平均水準為25.59天,較前一周增加1.25天。
紹興柯橋布料堆積如山,多達35億公尺
專家表示中國內循環經濟已經失敗,在失去美國市場的情況下,外循環也將陷入困境,經濟環境恐持續惡化,但是中國叫喊奉陪到底,將美中貿易博弈推向極限對抗。
許多人也悲觀預測,美國對中國的高額歸稅將導致跨太平洋貿易長期陷入嚴重衰退。
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上市出口公司員工表示,受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45%關稅的影響,該公司運往美國的貨櫃數量已從每天40至50個貨櫃驟降至僅3至6個。今年,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累計大增134%,達到145%。
這一名員工也透露:「我們已經停止向菲律賓、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出貨的運輸計畫。所有工廠都暫停出貨,所有未裝船的貨物都將被報廢,已經在海上的貨物將被重新計價。」
一位客戶告訴該公司,他們正在放棄在運送途中的貨物,將其交給船運公司,因為「美國徵收高額關稅後,沒有人會購買這些貨物」。
該公司的主管已返回中國處理大量訂單被取消問題,並指示員工暫停所有貨櫃裝貨業務,直至關稅穩定或是找到替代市場為止。
美國服飾零售商停止下單給中國廠
面對高昂的關稅和不確定的市場,這家中國上市公司的員工透露,隨著美國需求直接跳水,其美國分公司已開始裁員。
同樣受到高關稅的影響,美國服飾零售商本周開始暫停下單,凍結人事。與運動品牌大廠耐吉和加拿大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一樣,北美小型服飾零售商,面臨不可能的選擇:恐被迫提高約40%售價,來抵消關稅成本,這可能會嚴重影響銷量,或者自行吸收成本增加,進一步壓縮本已微薄的利潤率。
路透報導指出,規模較小的服裝和鞋類製造商缺乏龐大的供應鏈,因此高度依賴越南和中國工廠。
Day Owl是一家紐約公司,委託越南工廠生產背包,成立已有六年,該公司執行長羅森伯格(Ian Rosenberger)表示已暫停下訂單。羅森伯格估計,除非達成大幅降低越南關稅,否則Day Owl將在30天內倒閉。
幸好9日川普及時踩煞車,除中國外,暫緩對台灣、日本、南韓、越南等75國的高額對等關稅,只徵收10%的關稅,Day Owl可望繼續對越南廠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