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 :


主页 / 國際新聞
白沙屯媽祖進香創紀錄 30萬人參與報名費2億
出版日期: Monday, April 28, 2025
文本大小:

2025白沙屯媽祖進香將於5月1日啟駕,開始10天9夜進香行程,白沙屯媽祖有粉紅超跑之稱,進香路線不固定,經常提供香客們意想不到的驚喜,Yahoo奇摩新聞獨家取得白沙屯媽祖的官方資料,彙整了2019年至2024年近6年的進香路線的行腳詳實記錄,結合獨家訪問白沙屯媽祖的研究人員與專家,從帶領網友從數據與專業,來了解看更多白沙屯媽祖的秘密。

白沙屯媽祖進香 觀光「神」助攻:報名人數飆破30萬 報名費近2億

白沙屯媽祖進香已有200多年歷史,雖然過去的數據不可考,但從2002年的數據看起來,當時的報名人數僅3,141人,到了今年(2025)報名人數飆破30萬,直接暴增100倍,就算與去年(2023)報名人數接近18萬相比,今年也是直接暴增12萬。在目前台灣少子化、老齡化的社會,缺人、缺工的背景下,白沙屯媽祖能逆勢成長吸引到海量人潮,成為近年來罕見的現象級活動。

重點是,明明不報名也可以參加進香,而且報名是要繳報名公費的,以今年的規定,報名要繳交報名費700元,光報名費用就有約2億元(台幣),還不包含其他的遊覽車、進香香油錢、周邊商品授權、延伸的觀光與商業效益等等,為台灣創造了一個媽祖觀光財絕對不容小覷。

何白沙屯媽祖進香人數年年創新高?Yahoo奇摩編輯室獨家訪問白沙屯拱天宮負責進香報名事務的志工團團長郭宏偉,以及「香燈腳來開講」Podcast主持人方麗雯,分享第一線觀察,回顧近二十年來,香燈腳從5000人走到30萬人的變化,以及今年人數暴增的可能原因。以下是志工團團長郭宏偉的觀察:

三媽贊境,信仰圈擴大:白沙屯三媽這兩年頻繁贊境,每次都在當地造成轟動。以去年鳳山贊境為例,就有數萬人參與,因此今年進香,高雄、屏東等地的信眾也踴躍組團報名。

運動品牌加乘效應:進香背心與知名運動品牌合作,讓民眾覺得物超所值。報名開放短短兩天內就湧入11萬人報名,民眾擔心搶不到背心,紛紛搶進報名。

作業流程改善:志工團全力支持報名事務,採ㄧ條龍作業模式,大幅提升處理速度與效率。

進香資歷近20年的方麗雯則提出,過去如果報名人數高於官方預期,進香衣服不足並不會引發討論;但去年13.5萬件進香背心發完,引發徵求、轉售等「背心之亂」,顯示外部環境已經大有變化。她進一步分析香燈腳人數暴增的幾點原因:

主流媒體跟進,全程報導:往年媒體報導只會在出發、刈火、回宮等重要時點報導,去年起,越來越多主流媒體從出發一路跟拍到回宮,報導量大幅提升。

自媒體增加,觸及分眾:早期紀錄進香的自媒體以旅行、宮廟類為主,這兩年不同領域的YouTuber也加入,例如知名YouTuber普通女子孫女去年一支的進香相關短片,就吸引了78萬人觀賞,觸及不同分眾的關注。

2025白沙屯媽祖進香將於5月1日啟駕,開始10天9夜進香行程,白沙屯媽祖有粉紅超跑之稱,進香路線不固定,經常提供香客們意想不到的驚喜,Yahoo奇摩新聞獨家取得白沙屯媽祖的官方資料,彙整了2019年至2024年近6年的進香路線的行腳詳實記錄,結合獨家訪問白沙屯媽祖的研究人員與專家,從帶領網友從數據與專業,來了解看更多白沙屯媽祖的秘密。

白沙屯媽祖進香 觀光「神」助攻:報名人數飆破30萬 報名費近2億

白沙屯媽祖進香已有200多年歷史,雖然過去的數據不可考,但從2002年的數據看起來,當時的報名人數僅3,141人,到了今年(2025)報名人數飆破30萬,直接暴增100倍,就算與去年(2023)報名人數接近18萬相比,今年也是直接暴增12萬。在目前台灣少子化、老齡化的社會,缺人、缺工的背景下,白沙屯媽祖能逆勢成長吸引到海量人潮,成為近年來罕見的現象級活動。

重點是,明明不報名也可以參加進香,而且報名是要繳報名公費的,以今年的規定,報名要繳交報名費700元,光報名費用就有約2億元,還不包含其他的遊覽車、進香香油錢、周邊商品授權、延伸的觀光與商業效益等等,為台灣創造了一個媽祖觀光財絕對不容小覷。

白沙屯媽祖進香人數為何暴增?

為何白沙屯媽祖進香人數年年創新高?Yahoo奇摩編輯室獨家訪問白沙屯拱天宮負責進香報名事務的志工團團長郭宏偉,以及「香燈腳來開講」Podcast主持人方麗雯,分享第一線觀察,回顧近二十年來,香燈腳從5000人走到30萬人的變化,以及今年人數暴增的可能原因。以下是志工團團長郭宏偉的觀察:

三媽贊境,信仰圈擴大:白沙屯三媽這兩年頻繁贊境,每次都在當地造成轟動。以去年鳳山贊境為例,就有數萬人參與,因此今年進香,高雄、屏東等地的信眾也踴躍組團報名。

運動品牌加乘效應:進香背心與知名運動品牌合作,讓民眾覺得物超所值。報名開放短短兩天內就湧入11萬人報名,民眾擔心搶不到背心,紛紛搶進報名。

作業流程改善:志工團全力支持報名事務,採ㄧ條龍作業模式,大幅提升處理速度與效率。

進香資歷近20年的方麗雯則提出,過去如果報名人數高於官方預期,進香衣服不足並不會引發討論;但去年13.5萬件進香背心發完,引發徵求、轉售等「背心之亂」,顯示外部環境已經大有變化。她進一步分析香燈腳人數暴增的幾點原因:

主流媒體跟進,全程報導:往年媒體報導只會在出發、刈火、回宮等重要時點報導,去年起,越來越多主流媒體從出發一路跟拍到回宮,報導量大幅提升。

自媒體增加,觸及分眾:早期紀錄進香的自媒體以旅行、宮廟類為主,這兩年不同領域的YouTuber也加入,例如知名YouTuber普通女子孫女去年一支的進香相關短片,就吸引了78萬人觀賞,觸及不同分眾的關注。

進香時間稍晚,推動參與熱潮:去年進香時間落在農曆2月,那時「三月媽祖生」氛圍尚未升溫;今年進香則在農曆四月舉行,讓活動有充分時間發酵。

連假效應:5月1日(四)勞動節放假,只要5月2日(五)請假一天,即可連休四天;加上今年有去程急行軍,吸引不少民眾完成單程挑戰。

代報名管道增多:由於進香只接受現場報名,代報多是親友間私下小規模進行;今年出現企業、角頭廟、當地店家及個人透過網路公開代報名服務,甚至有人一口氣為數千人代報的現象。

報名意義轉變:香燈腳來開講分析,傳統上,報名主要是為了分擔進香的公共費用,但早年生活艱困,一戶通常只會有少數人為代表,攜帶進香旗跟隨媽祖。近年一般大眾漸漸把「報名」等同於「保庇」(寫於文疏),類似安太歲、點平安燈的概念,希望藉由登記疏文名冊,求得媽祖庇佑,也可能是造成近年報名人數驟增的原因之一。

媽祖政治學:白沙屯媽祖、大甲媽祖,政治人物誰愛誰?

政治是眾人之事,宗教是眾神之事,兩者之間自古以來盤根錯節。大甲媽祖與台中立委顏寬恒家族關係密切,過去每逢大甲媽祖起駕,台灣所有政壇人物搶破頭前往扶轎,過去白沙屯媽祖並無明顯的政治色彩,但隨著媽祖政治學的興起,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已經越來越能看出涇渭分明的界線。

前總統蔡英文自2019年到去年(2024年)卸任前,每年都會固定出席白沙屯媽祖啟駕前的儀式,但對於大甲媽祖,蔡英文的出席率較低,自2022年起,就不再出席。甚至繼任的總統賴清德今年也未出席大甲媽祖起駕,是否會出席白沙屯媽祖的起駕儀式,則留到5月1日才能揭曉。

白沙屯媽祖位在苗栗縣通霄鎮,對在地的苗栗縣長,自然是重要大事,不管是徐耀昌或是鍾東錦,都會與總統一同出席首日的儀式,但其他縣市的縣長的態度如何?

白沙屯媽祖進香一共會跨越4個縣市:苗栗、台中、彰化、雲林,除了苗栗之外,後三者的縣市長自2018年以來剛好都是國民黨籍。

根據白沙屯媽祖年刊的行腳記錄,自2019年至2024年;台中市長盧秀燕都不曾出席白沙屯媽祖進香,彰化縣長王惠美則曾經在2020年7月16日前往迎接白沙屯媽祖,但僅此一次;雲林縣長張麗善則出席率最高,6年間一共出席了5次,只有2020年未出席。

而在大甲媽祖方面,盧秀燕、王惠美、張麗善3人自2018年12月上任以來,從2019年至今都是全勤參與,就算是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王惠美與張麗善也都前往扶轎。

比較特別的是,2024年,遠在東部的花蓮縣長徐榛蔚與立委傅崐萁,也在3月19日出席白沙屯媽祖的進香,兩人在今年也同樣出席了大甲媽祖的遶境活動。

白沙屯媽祖進香愛去哪?媽祖的MBTI是什麼?

政治上朝野勢不兩立,但在宗教上沒有立場之分,光是從兩位媽祖的互動就可以看得出來,白沙屯媽祖進香會經過大甲媽祖的所在地台中市大甲區,自2019年以來,白沙屯媽祖就停駕或駐駕在大甲鎮瀾宮3次,分別為:2020年(停駕)、2023年(停駕)與2024年(駐駕),6年見3次,次數說不定比很多人的親友頻率還高。

*駐駕:過夜休息。停駕:短暫休息

兩個媽祖的個性不太一樣,以MBTI來說,大甲媽祖可能比較接近J人,每年遶境路線事前就規畫公布,駐駕地點通常是固定的廟宇;但白沙屯媽祖比較接近P人,每年進香路線不固定,全靠當下白沙屯媽祖的心情,雖然每次的終點都是北港朝天宮,但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風景。

*J型人是指比較偏好事前規劃、有秩序的人生態度。P型人則是偏向彈性、隨性,喜歡充滿變化的人生態度。

整理2019年至2024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每日駐駕地點,可以發現,只有「通霄慈后宮」是每年定番地點,是每次白沙屯媽祖回家前的最後一站,除此之外,其他地點大多都不相同。

進一步分類這些地點,可以發現,停駕地點除了宮廟之外,也經常包含汽車有關的店家,例如:鑫車汽車保修廠、NISSAN 大甲展示中心、或者昌一汽車BMW,並不只是因為「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也懂賞車,更可能的原因是進香近年來的人數膨脹速度太快,台一線上最容易找到的停駕地點可能都是汽車展示中心或保修廠。

多年下來,白沙屯媽祖也與這些熱門的駐駕停駕地點發生過各種有趣的小故事,有的讓香客津津樂道、有的則是可以看見媽祖的慈悲為懷。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今日國際熱門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今週熱門新聞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