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 :


主页 / 國際新聞
德媒解釋DeepSeek現象:中國成就來自美國制裁
出版日期: Tuesday, February 04, 2025
文本大小:

中國大陸企業開發的DeepSeek人工智慧引發全球AI界的大震撼,德國媒體對此評論稱,DeepSeek的現象表明,太多金錢會導致懶惰、失去創新能力,也證明中國人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美國的制裁。

德國《經濟周刊》分析DeepSeek現象時指出,「這家初創企業的成就證明了一點:資源稀缺能夠激發創造力。而且,小團隊往往更加靈活高效,因為他們不得不專注於最重要的事項。技術資源有限則迫使他們尋找務實的、而非顯而易見的方案。此外,資金有限也意味著圍繞金錢分配的鬥爭會減少。」

文章說,「況且,美國的制裁也可能起到很強的激勵作用。中國人會覺得,現在必須要拿出實力讓人看看。這種激勵效應絕不容小覷,處於逆境之中的人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工作時間更長、更賣力。」

該項評論指出,「DeepSeek的程序員們沒有頂級的H100晶片,只能使用減配版的H800晶片,但他們用創造力彌補了這一劣勢。H800晶片上總共有132個流處理器核心,工程師們對其中20個進行重新配置,使它們專門管理跨晶片通信。」

文章說,川普在就職典禮次日就高調宣佈耗資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AI基礎設施合資公司項目,這只會讓美國人變得更懶惰,因為AI從業者會挖空心思去搞到這筆錢,而不是把精力更多花費在改進產品上。再者,DeepSeek也並非來自於資金充沛的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而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文章強調,「這意味著什麼?科技制裁是一條錯誤的道路。歐美必須和中國展開一場(公平的)科技競賽。此外,政府不應當繼續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縱容那些財大氣粗的壟斷企業,而是應該首先確保市場的正常運轉。遺憾的是,我們不得不依靠中國來得出這個結論。」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今日國際熱門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今週熱門新聞


视频新闻